- 文章

- 研究观点
- 半导体产品与设备
中国半导体行业 设备:国产化进程提速
汇丰前海证券A股科技硬件行业研究主管何方通过比较过去几年中国光刻设备的进口总量和晶圆产能的增加情况,认为中国进口的光刻设备已足以支持其筹备中的产能扩张,同时指出中国半导体设备的国产化率持续上行。
设备进口情况支持产能扩张
2023年全球五大半导体设备供应商对中国的总销售额同比增长41%,但其整体收入同比下降1%(资料来源:公司资料)。据集邦咨询预测,至2027年中国在全球成熟节点(28nm及以上)芯片供应中的市场份额或将达到33%(2023年为29%)。海关总署数据显示,2021-2023年中国共进口了2378台光刻及显影设备(其中540台进口自荷兰、1838台进口自日本)。我们认为采购量已远远覆盖2021-2023年新增晶圆产能,表明中国已进口足够数量的光刻设备用于支持其未来产能扩张。
中国自荷兰和日本进口的光刻及显影设备(台)
资料来源:海关总署、汇丰前海证券
中国半导体设备进口额
资料来源:海关总署、汇丰前海证券
上海国际半导体展览会(SEMICON China)主要亮点:国产化进程加速
根据展览会信息,我们汇总了三大新兴趋势:(1)更多国外半导体IDM(整合元件制造厂)愿意在中国的晶圆厂中使用中国设备,主要在后端测试机方面;(2)国内IDM/代工厂从本土设备供应商处采购工具的意愿上升;(3)国外设备厂商部分产品的销售正基于战略性调整而退出中国。
通过对2021-2023年A股上市国内前端设备供应商的总收入与国际半导体产业协会(SEMI)所估测的中国晶圆生产设备市场规模进行比较,我们注意到国内设备厂商在中国的市场份额从2021年的9%持续提升至2022年的15%,万得一致预期显示2023年这一份额或升至17%。鉴于:(1)国内设备价格低于全球供应商;(2)未上市公司的收入未被纳入计算范围,但从招标信息来看,多家未上市的中国厂商也获得了设备订单,我们认为这意味着基于出货量的设备国产化率可能更高。
国内前端设备供应商收入和市场份额
资料来源:万得一致预期、公司资料、汇丰前海证券